感悟隨筆:
識秋,以素心....
疏眉半卷紅塵墨,唐風宋雨婉約歌。
暗隱靈台伸遠近,淡含竹影舞婆娑。
濃篇粉謝蘭亭剪,瘦筆花開心意説。
幾縷雲裳清袖底,一朝秋色素心磨。
______題記
花落誰言芳草疏,等閒秋色梧桐雨。轉眼,秋臨幾許,而江南依舊綠意蔥籠,似乎還沉睡在春的記憶裡,忘了醒來。推開窗,入眼點綴的,還有剩許清新的香息圍繞,只是不如煙花三月般的絢爛,倒有一絲靜謐中,含著沉穩,小心翼翼綻放。還有那寄託歸鴻的心聲,疏離淡漠了幾分。
秋,在詩人眼中,有一江春水的浪漫,也有落葉滿地般的惆悵,一支素筆,在紙上,演練人間煙火,悲歡離合,月圓月缺,總是盪氣迴腸訴說。用伊人在水一方描繪秋,恰合江南的溫婉,若清風小鎮裡,那位倚窗的女子,一眸秋水,一抹身姿,欲訴而隱含的羞澀,所有的章節以朦朧裝點,更添了詩人筆下無限的遐思......
一片葉子落下,漫天的飛舞,秋意瞬間朦朧。蔓延了一春一夏的綠意花紅,從張揚到素靜,於沉穩中,一點點褪掉五彩華麗的羅衣,直至安然謝幕,詮釋了一整個生命的悲歡離合,最後落下句點。
踏上秋的征程,人心,又何嘗不是一次次經歷歲月的打磨,心思漸漸,若落於幽徑般的清寧;若風雨中浮浮沉沉的一葉小舟,磨礪後,擇一隅,安然落居,山河般的穩中修靜。
濛濛,我於秋的清甯中,舒適地醒來,窗外,一夜的風,落葉雖些許如雨,恰聞到歲月絲絲洗禮後的味道,一縷縷,承載著季節刪繁過的簡約,以厚重之筆遠近輕描,內斂卻親和委婉。
秋,也有屬於自己的花香,經歷一場光陰的雕刻,所有美好惜金,那一脈馨香,隱隱淡然,一種欲訴而
不言的低調,舒適,靜態。恰如陶淵明筆下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的明瞭。
一程舊事,過往浮煙,伴隨素色流年漸行漸遠,回眸點滴,那風輕雲淡後的天涯,繽紛何處?一份領悟,幾絲浮雨,在蕭瑟中提煉昇華成長。心底的存檔,是一段過時的泡沫劇,而情節悲喜,重播,是擱淺後的一點點淡然。陽光,依舊朝南,明媚還剩幾許,暖意,自給自盈,窗中歲月,便不再疏離與薄涼。
將秋意的一縷素然,安於掌心,平日裡,用一箋一語,清淺中修飾風雨不定,而後擱淺放下,回贈給歲月。只管用坦然之心,看枝頭蒼翠,聞桂雨臨窗,入眼的,都是秋贈予的絲絲靜美。縱然人生薄如紙片,四季的畫軸描摹後,也是精彩中定格下的一筆,漸漸于秋色中淡定…